【大稻埕老屋尋寶趣】推廣活動
大稻埕是台北發展過程中最早發跡的一塊區域,當年的布料、茶葉、南北貨匯聚於此,商賈雲集,經歷了清代、日據、國民政府遷台,大稻埕依舊活躍在歷史的舞台上,然而受到近代城市變遷、商圈轉移、產業型態轉變及貿易型態多元化的影響而逐漸沒落。直到近幾年文化創意產業在台灣成為當紅炸子雞的產業,大稻埕各商家的第二代、第三代接手,引進新的經營思維,加上政府規劃扶持文創產業進駐,賦予傳統工藝、食物新的生命力。進而使年輕人紛紛回流投入創業。大稻埕迎來第二春,迪化街也不再只有每年的年貨大街人滿為患,平日也吸引了相當多的觀光客前往,此次參加由左右設計舉辦的【大稻埕老屋尋寶趣】活動,主辦單位帶著大家探訪被重新賦予新生命的老屋,也讓更多的人能主動關懷、了解孕育我們的這塊土地與城市。
主辦單位:左右設計、老屋新生
老屋新生FB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oldhouse/?ref=br_rs
行程:2.5小時
集合地點:捷運松山新店線北門站3號出口
【財政部關務署】
沿塔城街向北走,首先看到的是財政部關務署,當中有個「海關博物館」,展示遭到查緝而沒收的違禁品,參觀條件為需滿15人以上,並於3日前提出申請。
(圖一)【財政部關務署】
【達開想樂】
Info_
地址_大同區南京西路251號
電話_ 02 2558 2251
營業時間_(日)11:00-18:00 (一)-(六)10:30-19:00
接著來到南京西路口,一棟三層樓建築,招牌為【DECO COLLECT】達開想樂的商店,這棟建築的經營者幾經更迭,由最早的貿易商轉變為茶行,而今為一間骨董家具行,在三樓有開設咖啡店。若想找些復古情懷的東西,不妨來此尋寶。
(圖二)【達開想樂】
【Design & Life Project】
Info_
地址_台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279號
電話_ 02 2555 9908
營業時間_11:30-19:00
轉進南京西路,來到第一站【Design & Life Project】,原為茶行建築空間,今日所見的面積僅為當年的1/6,可遙想當年大稻埕的繁榮興盛。今日為一間設計品店,販售手作、懷舊、設計的商品。
(圖三)天花板的泥作、線腳、顏色皆為當年遺留下來。
(圖四)走到內部,看到一扇鐵窗,此處原為天井,鐵窗花的工藝相當精緻。
(圖五)位於樓梯下方空間的小儲藏室。兼具空間利用與防盜功能。
【展暉】
這棟建築興建於日據時期,距今已有百年歷史,立面上看似天牛的磨石子圖樣,代表著家中有人做官
(圖六)【展暉】
(圖七)【展暉】
【森高砂咖啡館】
Info_
地址_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二段1號
電話_ 02 2555 8680
營業時間_12:00-22:00
位於南京西路與延平北路口的森高砂咖啡館,其賣點在於咖啡皆選用台灣各地所產的咖啡豆,台灣自苗栗以南,台中、南投都有出產。
(圖八)【森高砂咖啡館】
【大千百貨】
為1965年全台灣第一家引進手扶梯的百貨公司,今日處於歇業閒置狀態,尚待重整。
(圖九)【大千百貨】
【行冊】
Info_
地址_台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二段33號
電話_ 02 2558 0915
營業時間_週一休息 (二)-(日)12:00-22:00
圖書館_4小時200元、8小時300元,可至一樓換取160元飲料,禁止攝影、飲食,背包需寄放於櫃檯。
行冊的前身為蔣渭水開設的「大安醫院」,創辦人在得知這段歷史後,在室內設計上做出許多巧思,使空間與蔣渭水的生平用暗喻的方式做出聯繫。一樓的地面與高低起伏的休息區代表台北到宜蘭的地貌起伏(蔣渭水是宜蘭人),天花板的燈飾代表蔣渭水過世時的星象圖(蔣過世於八月)。
(圖九)【行冊】一樓地面起伏意味台北至宜蘭之地形樣貌
(圖十)【行冊】天花板燈飾代表蔣渭水過世時的八月星象圖
二樓為餐廳,主推地中海菜式。
(圖十一)【行冊】二樓餐廳區
三樓的圖書館,陳列著與台灣有關的文學、歷史文化、攝影電影及獨立發行的書刊。這個圖書館也是行冊的精神所在,創辦人希望這個圖書館能夠提供一個與自己對話、沉思的環境,因此不鼓勵在此處打卡,館內也禁止拍照,避免此處成為IG的朝聖熱點。
【樂花園】
Info_
地址_台北市大同區民樂街22號
電話_ 02 2559 0626
營業時間_(六)12:00-02:00 (日)14:00-23:00 (一)店休 (二)-(四)14:00-00:01 (五)14:00-02:00
前身為台灣藥業金融舊址,亦為板橋林家所擁有之物業。今為布袋戲大師李天祿的後代經營,提供以大稻埕與台北文化歷史特色命名的調酒、地道小吃,因經營者為活動策畫專業出身,因此店內也不定期舉辦各類傳統音樂、戲曲演奏。週五下班可與三五好友於此小酌一番。
(圖十二)【樂花園】
【迪化街207號博物館】
Info_
地址_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07號
電話_ 02 2557 3680
開放時間_10:00-17:30 週二休館
原為廣和藥行,建於1962年,爾後幾經易手,於2009年被台北市列為歷史建築,最後老屋的新主人陳國慈女士於2016年將其買下,成立迪化街207號博物館,透過主題展覽與藝文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大稻埕與台灣在地的人文風情、歷史故事,來到頂樓可眺望淡水河與大稻埕街區的景色,在這裡看著一片紅瓦,可說是台北最美的風景。
(圖十三)【迪化街207號博物館】外觀
(圖十四)【迪化街207號博物館】細節
(圖十四)【迪化街207號博物館】頂樓俯瞰大稻埕
(圖十五)【迪化街207號博物館】頂樓俯瞰大稻埕
(圖十五)【迪化街207號博物館】頂樓彩繪創作
(圖十六)【迪化街207號博物館】頂樓平台
我雖然是建築系出身的,卻也未曾好好了解過大稻埕的歷史。藉由此次參加【大稻埕老屋尋寶趣】推廣活動,能夠深入的了解過往的歷史,其實往返台、港、澳、中這麼多次,中國的麗江大研古城、安徽的宏村、大理古城皆面臨到為求經濟發展導致觀光客大量的湧入,外地人也湧入開店,造成租金上漲,原居民被迫搬離生長地、產業趨向單一化、粗糙化,大稻埕則是在發展與傳統間保持了一定的平衡,雖說如老屋新生這樣有意義的活動的確需要宣傳與推廣,但個人認為目前的發展熱度其實是恰如其分的,也許比不上西門町、東區的繁華熱鬧,但這裡更適合熱愛文化、歷史的遊客進行深度旅遊的地方。這次謝謝主辦單位的用心帶領與解說,也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這樣有意義的城市文化導覽活動!